为更好的打赢“蓝天保卫战”,践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(2018-2020年)》,改善我市大气环境,提高企业绿色运能,近日,在集团的统一安排部署下,文丰钢铁与河北省储备物资管理局134处(武安)签署了铁路集装箱运输协议,这是我集团继裕华铁路专用线之后开辟的又一条绿色运输长廊,为减轻公路汽运扬尘、移动源污染排放做出了新的积极贡献。
自5月28号开始,从天津港发出的满载铁矿粉的火车专列每天穿越城乡郊原,到达武安市火车站,之后又沿铁路专线倒运至国储武安市134处。
大型装卸机直接将集装箱卸在排队等候的新型能源汽车上,随后又运送至文丰钢铁公司全封闭物料大棚。
集装箱全程“箱不落地”,新能源运输汽车清洁环保,真正做了“绿色运输,低碳运行”。
支持国家运输结构调整,缓解交通拥堵,提高空气质量,进一步保护好生态环境。
作为邯郸市钢铁行业环保治理标杆企业,裕华钢铁多年来一直坚持走清洁生产,绿色发展的道路,深入践行习总书记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积极响应政府号召,真金白银的投入巨资,上高端环保设备,聘请专业环保管家,从源头开始整治生产扬尘,实现超低排放,引领产业转型升级,使丽日蓝天再现,造福乡梓。
2019年5月18日,《人民日报》头版头条刊登了习总书记《美丽中国正在加速前行--写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一周年之际》的文章,文中特别报道了裕华钢铁有限公司在环境治理工作中取得的成绩。
早在2016年,裕华钢铁就积极响应国家“公转铁”政策,开始使用铁路运输铁矿粉,迈出了我市汽运改铁运的第一步。每天,都会有2至3列满载铁矿粉的货运专列,从天津港、黄骅港等港口发出行驶至我市南营井火车站,每月运输外矿约30—50万吨,外矿使用量近80%。近三年以来,裕华钢铁的铁路货运量已达数百万吨。
为进一步提高“公转铁”比例,集团积极谋划裕华铁路专用线及沙午线电气化改造项目,总投资10亿元,项目总占地850余亩,建成后年吞吐货物量达3000万吨。项目计划2019年9月份开工建设,预计于2020年底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。
使用能源汽车输送至裕华钢铁全新智能化物料大棚。进出车辆全部经过洗车台高效冲洗。
相关权威部门发布数据显示,单位货物周转量能耗比是1:7,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是1:13。“公转铁”运输结构的调整,大大降低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量,使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宜人。
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,新武安媒体曾报道,武安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降至8.34、同比下降8.64%,pm2.5平均浓度降至70微克/立方米、同比下降6.76%。走在熟悉的大街小巷,天更蓝,水更绿,空气越来越清新,风景越来越秀丽。成绩的取得,得益于武安市委市政府在环保治理方面所做的种种努力,跟钢铁企业自身大力践行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不可分割。
当前,“公转铁”运输方式已然成为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趋势。其运输能力大、运送速度快、运输成本低、安全程度高、受天气影响小、占地面积少、单位能源消耗较少和环境污染程度小等诸多优势,也必然成为工矿企业运输方式的最终选择。
未来,在国家新政的指引下,冀钢集团还将陆续扩展新的铁路运输专线,包括山东青岛等地港口。在绿色标杆企业的基础上,一如既往地做好同行业表率,为促进钢铁运输业向着科学、绿色的方向发展贡献更多、更大的力量!